据下面的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分析回答:

(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患者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bXb和XbY.此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2)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其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1→4→8→14.
(3)若成员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frac{1}{4}$,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0.
- 试题答案
- 在线课程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应该结合伴性遗传的特点来分析.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为携带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解答 解:(1)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XbXb和XbY,其特点是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为携带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2)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其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8号,8号又来自于4号,而4号来自于母亲1号,所以14号的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1→4→8→14.
(3)由于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所以7号与8号的基因型分别是XBXb和XbY,则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frac{1}{4}$,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0.
故答案为:
(1)X XbXb和XbY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2)1→4→8→14
(3)$\frac{1}{4}$ 0
点评 本题以色盲为例来考查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年级 | 高中课程 | 年级 | 初中课程 |
高一 | 高一免费课程推荐! | 初一 | 初一免费课程推荐! |
高二 | 高二免费课程推荐! | 初二 | 初二免费课程推荐! |
高三 | 高三免费课程推荐! | 初三 | 初三免费课程推荐! |
更多初中、高中辅导课程推荐,点击进入>>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甲图细胞与肺炎双球菌所共有的细胞器为③,甲图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⑩,(均填数字).乙图中的F为DNA.
(2)乙图中的G从甲图中的④通过核孔进入⑧,若甲图中的A细胞为浆细胞,则抗体的分泌与细胞膜
流动性的结构特点有关.
(3)甲图中B种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乙图中的F→G过程可以发生在甲图的④⑥⑩结构中(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幼苗丙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可育 | |
B. | 丙到丁过程的染色体变化是在体细胞中发生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 |
C. | 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72条染色体 | |
D. | 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 |
B. | 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 |
C. | 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之间 | |
D. | 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min下的环境中,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如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 8 | 8 | 8 | 8 | 8 | 8 |
恒温水浴5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 | 1 | 1 | 1 | 1 | 1 | 1 |
恒温水浴5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 | - | ++ | +++ |
(1)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小麦种子萌发时形成大量的淀粉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将酶液置于70℃水浴中15min下的环境中.
(3)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不能(能/不能).理由是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时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该实验中的温度,影响实验最终结果.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将步骤一中制取的酶液置于pH为3.6、温度为0℃下的环境中(短暂时间,使α-淀粉酶失去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8个 | B. | 10个 | C. | 12个 | D. | 18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是a(填字母),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b(填字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或被生存斗争淘汰的种群生物的数量.
(3)决定种群密度主要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文章来源: 欣赏作文网-台灯的作文-作文雨中玩 http://www.penmansci.com文章标题: 据下面的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分析回答:
原文地址:http://www.penmansci.com/zwgz/513.html
上一篇:申屠嘉为人廉直,门不受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